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进程中笃定前行

热烈鼓掌的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3-06-27


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四川日报》专题报道成都中医药大学非凡十年,步履铿锵,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进程中笃定前行。




非凡十年,步履铿锵。


十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从十二桥校区到温江校区,改变的是办学地址,不变的是学校对于办学品质的卓越追求。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和创新因现代科技的融入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医药事业处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多的利好和政策,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其中提到要进一步加大中医药扶持力度,激活中医药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持续、跨越发展,吹响了新时代我国中医药建设发展的号角。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动中医药发展为己任,坚持“党建争上游、事业创一流”,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以“人才强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为发展战略,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强特色”为发展路径,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实现了“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和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基础夯实、保持学校在同行院校第一方阵位势”的建设目标,入选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在建设奋进、幸福、美丽、仁爱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进程中笃定前行。



成都中医药大学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党建标杆学院”“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获批“四川省党建示范高校”“四川省文明校园”。此外,“红润杏林”党建品牌以及“望闻问切”支部工作法分别入选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和四川省“优秀支部工作法”。全面形成了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传承红色基因 

发挥中医国之重任


2020年至今,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过程中,中医药深度介入,全程救治,在不同阶段都取得了成效,赢得了患者赞誉和群众好评。


在抗疫第一线,成都中医药大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社会,编写抗疫指南,开通心理热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白衣天使们多次逆行出征,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顽强拼搏,抢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书写了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肩负起救死扶伤的使命与担当,用步履不歇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力量,彰显出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战斗在武汉抗疫一线病区的坚强团队


中医药的历史底蕴赋予了成都中医药大学人含蓄内敛的品性,红色基因造就了他们坚韧刚毅的风骨。一直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力弘扬红色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铸牢政治本色。为更好地发挥中医国之重任,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四川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首批全省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成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牵头中医院校首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个民族医药项目,建立了藏羌彝民族走廊文化传承基地,成为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抢救性保护和研究的“领头雁”。


成都中医药大学心系苍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在服务人类生命健康的伟大事业中。与彭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中医药产教融合示范城”,牵头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搭建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引导新产品产值200亿元以上,通过中医药科技资源优势助力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当好中医药强省建设排头兵。


勇担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时代使命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的通知》,成都中医药大学入选了首批国际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这是“十四五”以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殊荣,这份荣誉也是对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肯定。



成都中医药大学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成都中医药大学胸怀“国之大者”,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如今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已经形成了心怀梦想、心存坚守、心有感恩、心系苍生,对中医药实践能力有深入掌握、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刻认识、对中医药理论有深邃领悟、对中医药事业有深厚感情、对中医药发展有充分自信、对社会责任有强烈担当的“四心”“六有”人才培养目标。成都中医药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医学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推进实施“一流本科教育30条”“教育六大提升计划”“中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新一轮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构建起师生成长与创新共同体。


成都中医药大学既培养出了刘敏如、廖品正、陈绍宏等国医大师,也培养了千千万万扎根边疆、服务基层的优秀校友,他们用智慧和勤恳,在中医界刻下了一个个闪光的名字。


学生成绩的背后,有一支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励26项;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专业数量和课程数量,位列同行院校第一;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位居中医药院校首位。高水平通过本科教学评估、护理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通过两次人才工作会的成功召开,形成了以“强化党管人才实施意见”“人才强校二十条”“六大人才计划”为总揽的人才动车制度体系,绘制出1313中医药人才高地新愿景;多次推动了以职称评审改革为重点、绩效改革为突破点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入选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育了海内外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近60名。


学术研究问鼎顶级期刊 

科研实力持续增强


2022年8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的科研成果登上了国际植物学顶级期刊《分子植物》的封面,该项研究对保障全球优质廉价的青蒿素原材料供应,减少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成果,只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众多科研成果的一个缩影。



学生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


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科研实力持续增强。建成了国家级中药种质资源战略储备库、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了中医药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得四川医学领域第一个科技杰出贡献奖,经穴效应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获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学校入选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打造一流中医药留学目的地,“十三五”期间留学生规模增长超300%,新建海外分校(分院)5个,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合作,牵头组建中药全球化联盟(CGCM)西南区域联盟,建成“中国—黑山中医药中心”。学校与泰国卫生部共同制定《泰国中药质量标准》,主导的三七通舒胶囊原料药载入《德国药品法典》,这是我国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提取物进入西方发达国家药典,代表了中国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成果。


目前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已经圆满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以药物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获批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重大标志,形成了学科建设牵引学校整体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力,教育部和中医药领域的专家给予“建设符合度好、达成度高、表现度佳,展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和可持续发展态势”的高度评价。


面向未来,成都中医药大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晨曦中的赶路人姿态继续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在坚守中推进持续的一流,在变革中实现真正的一流”是所有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未来的共同使命。


往期精彩DISCOVERY
十年 ‧ 精彩回顾 | 那些被教育厅点赞的成中医经验
这十年,六个维度看中国
百秒说·非凡十年 | 在勇于自我革命中赢得历史主动

资料来源 | 川观新闻

图文排版 | 刘小兰

辑 | 刘小兰

校  对 | 阴美环 文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